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探索出“综治中心+”社会治理模式,热切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让综治中心成为护航一方平安的“稳压器”。
“综治中心+全科网格”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
近期,南江县集州街道太子洞社区专职网格员罗扬在日常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安达汽修厂小区破损路面没有及时修补,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安全,亟待解决。罗扬立即通过社区综治中心流转该问题。
在县综治中心分流督办下,一周后,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看着孩子们在小区尽情玩乐,“十户联防长”李军高兴地说:“综治中心网上流转办理居民烦心事,跑出了为民办事的加速度!”
据了解,南江县为深化网格治理,真正实现“让问题在网格提、事情在网格办、困难在网格解”,出台了《南江县全科网格建设方案》,以综治网格为基础,把扫黄打非、消防、环保等网格统一整合,设置全科网格491个,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坚持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的原则,对网格员上报问题线索进行处置。今年以来,网格员共收集处置各类信息、事件27895件(次),其中,乡镇综治中心分流督办120件,县综治中心分流督办9件。
“综治中心+多元化解”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
2022年6月26日晚8时许,杨某在一在建楼盘地下室发生意外身亡。杨某家属和该楼盘开发商因杨某意外身亡事件产生矛盾纠纷。6月27日,县综治中心收到事发地乡镇请示后,立即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对这起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6月29日,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据了解,南江县综治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一体运行,每月开展社会治安稳定形势分析,将研判出的苗头性问题、隐患横向发布到行业主管部门,纵向归口属地乡镇跟踪落实;建立“7+N”联调机制,组团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乡镇综治中心以县级综治中心机制为模式,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村(社区)调解室,落实“片区联动调解法”,实行“村(社区)每天一排查、每周一报告,乡镇半月一研判”工作法,探索出“王大姐聊天室”“有事好商量”“法治体检”等一批具有南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今年以来,南江县各级综治中心排查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0余件,县综治中心运用“7+N”联调机制成功调处疑难矛盾纠纷9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
“大河派出所吗?车站门口有人在打架。”接到群众报案后,大河派出所立即出警。在该案件办理中,民警利用“雪亮工程”监控平台调取监控录像,将参与斗殴的2名逃离现场的嫌疑人锁定后成功抓获。大河派出所所长何长乾表示,本次抓获行动,充分展现了“雪亮工程”的威力,切实做到让违法犯罪活动“无所遁形”。
据了解,为打击违法犯罪、防范化解矛盾、管控特殊人群、远程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基层社会治理防控效能。南江县持续拓展县综治中心公共联网运用平台与各类信息化资源融合互动。将“雪亮工程”“天网”、智慧安防小区、“慧眼”工程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全县社会治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其中,2831路城乡“雪亮”工程监控将全县32个乡镇(街道)、309个村、105个社区主要交通干道、人员密集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路口全覆盖;500余路“天网”视频将县城全覆盖;4.5万余路群众自建“慧眼”进一步织密全域视频监控网络。
南江县各级综治中心成立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实现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2022年,南江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恶性命案和来信来访同比下降15%、19.2%、50%、3.3%,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和实质化水平,最大限度释放社会治理效能,南江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何大宏表示,南江县将坚持从高处抓保障、从实处抓队伍、从细处抓落实,推进形成集社会治理“协调部”、预测预警“研判部”、纠纷调处“吹哨部”、网格管理“指挥部”、便民为民“服务部”于一体的综治中心功能矩阵,打造南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同体。(余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