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有未成年人10.97万名,残疾人近5万名。近年来,南江县立足未成年人、残疾人实际需求,在深化基层治理实践中,坚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办好为民服务“关键小事”,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实际困难,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托起未成年人、残疾人群众“稳稳的幸福”。
情暖童心“小行动”传递大温暖
近日,南江县光雾山镇桃源村的未成年人保护专员唐韬像往常一样,来到该村残疾儿童田馨家走访慰问。像田馨这样的特殊儿童,唐韬都会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每月进行走访。“目前,村里有未成年人110名,我们会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唐韬说。
除了保护专员主动走访、了解需求,在关爱未成年人工作中,南江县还通过举办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就在唐韬走访桃源村残疾儿童家庭之时,来自集州街道的43户困境儿童家庭,走进南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亲子集体关爱活动。孩子们和家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中心、学习党史、参加科学实践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孩子们和家长还参加书法练习和亲子剪纸活动,在一笔一划、一纸一剪间感受书法和剪纸的妙趣。活动结束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孩子们发放了书包、水彩笔等学习大礼包。
“这次活动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我一定努力学习,做乐观向上的好少年,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自杨家河社区的儿童吴娇感动地说。
据统计,南江县有未成年人10.97万名,其中孤儿、特困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0余名。为此,南江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体系,建立起家校联动、村校联动、村户联动机制,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专员、“爱心妈妈”等关爱队伍,通过他们传递党的温暖,让孩子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守未”成长“小手环”发挥大作用
近日,南江县“智慧关爱守护成长”关爱留守女童平安手环发放仪式在南江县实验小学举行,现场为该校127名留守女学生发放了平安手环。
据了解,南江县留守女童平安手环项目依托“南江县未成年人保护智慧云平台”建立,由县妇联、县人民检察院、县教科局共同运营,旨在加强留守女童关爱保护。通过发放平安手环,为全县6至14岁留守女童提供“电子监护人”服务,24小时守护女童安全,为孩子们筑牢一道安全防护墙。
“平安手环集亲情通话、精准定位、呼入限制、SOS求助、电子围栏报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第一时间预警、侦测、感知、定位,便于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南江县妇联干部王亚芹介绍,有了平安手环,既能解决监护人远程监护不便的问题,也能更好护航女童健康成长。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南江县高度重视2万余名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以思想引领、监护提质、安全守护、精准帮扶“四大行动”为抓手,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关爱服务质量,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扶助同行“小服务”保障大民生
“我早就想办理残疾人证了,可由于坐不了车,又走不到好远,去不了医院评残。今天你们亲自上门为我办证,免去了我的奔波之苦,真的太感谢了。”家住正直镇龙江村的李发莲老人感激地对上门评残办证的工作人员说。
6月17日,南江县残联协同县人民医院评残医生深入和平镇、正直镇,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进行评残,为他们送去“零距离”贴心服务。入户过程中,医生详细检查残疾人身体状况,查看病历资料,并仔细询问病史及致残原因,结合残疾人实际身体状况进行残疾评定,给予康复建议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以前,办理残疾证要到县城去,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来说很不方便。”南江县残联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零距离、零跑腿、零费用”的上门服务,小行动解决了残疾人的大问题。
“太好了,总算找到工作了。”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南江县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在与企业签订应聘合同后,杨坝镇村民林超非常高兴。
据悉,招聘会当天,来自集州街道及县城周边沙河、公山等乡镇的400余名残疾人前往求职应聘。现场有思念食品、众力食品、京东方科技等8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了操作工、技术员、面点师等就业岗位650余个。现场求职登记200余人次,153人达成就业意向。
近年来,南江县发动县、乡、村三级残联(残协)力量,采取一线工作法,依托集中办证、上门办证等方式,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自主、自愿、积极办理残疾证,不断提高残疾人办证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区),对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措施。通过开展就业推荐、岗位推荐等方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改善生活质量。